新兴市场的投资探险

亚洲

中国的再平衡行动

直面经济增长放缓,中国政府似谋定而动。富兰克林邓普顿新兴市场股票团队的 Sukumar Rajah 和 Jason Zhu 解释了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布的各项措施将如何帮助提振中国的经济增长前景。

简体中文版的连结: 英语, 法语, 德语, 意大利语, 西班牙语, 波兰语

中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NPC) 宣布的措施向我们表明,中国政府正在认真应对经济放缓的威胁,并且准备采取行动。

虽然中国面临国内生产总值 (GDP) 增长放缓、与美国的贸易僵局以及中国允许外国公司进入市场以换取技术转让的争议,但我们看到政策制定者正在加紧步伐,重新调整和再平衡各项目标,以实现更加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面对经济放缓,中国官员已经将该国二零一九年 GDP 增长预测从去年 6.5% 的目标下调至 6% 至 6.5% 的范围。但是,我们认为经济放缓并不是一场危机。我们相信中国的体制和经济有足够的力量来防止硬着陆。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对中国的短期看法也更加谨慎一些。我们预计,由于中国集中精力解决这一系列挑战,未来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会放缓。

永远不要低估中国的力量

尽管存在这些障碍,但纵观历史,中国政府能够有效且高效地实施各项政策,这种能力也为中国的潜在优势提供了支持。政府在中国市场的强大影响力已司空见惯。

中国实施政策的能力源自中央集权制,这一制度使中国能够以其他发展中大国(例如印度)几乎无法比拟的速度和规模去解决问题。

考虑一下中国为化解产能过剩、高杠杆以及其他经济和金融风险而采取的措施。例如,在煤炭行业,政府关闭了数千家煤炭生产企业,并且暂停了许多燃煤发电项目,以减少产能过剩。

这种高度的遵从性突显出行政当局实施新政策的能力。其结果是煤炭价格大幅回升,支撑了许多煤炭相关企业的现金流和偿债能力。

这样的供给侧政策在多个行业得到复制,帮助中国解决了一个关键的系统性风险 ——“旧经济”国有企业的债务集中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些政策是政府机构推出的更大规模一揽子改革的一部分 —— 所有这些都没有对整体 GDP 增长造成重大打击。

外部压力加快中国的下一步行动

中国从制造业驱动型经济向服务业和消费拉动型经济转型绝非易事。但是,与美国的贸易紧张关系为中国的经济增长轨迹和国内关键行业的需求疲软制造了障碍。

这加大了中国政府采取行动的压力。有关部门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公布了两万亿元人民币(二千九百八十亿美元)的减税计划,中国政府希望此举能够缓解来自制造业、运输业和建筑业的压力。

我们预计,对目前卷入中美贸易争端的行业(包括钢铁和铝等建筑材料行业)而言,降低现行增值税 (VAT) 税率将是一个可喜的提振。

这场贸易战也将中国对开放市场的承诺置于显微镜下。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和强制技术转让方面遭到诸多质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针对外国投资法律的争论表明,中国官员可能准备修改现行法律,使外国公司与本土公司处于平等地位。

在我们看来,如果中国的再平衡努力能够实现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那么中国的长期前景仍然充满希望。然而,我们也认为,复杂的投资环境是主动型选股能够大显身手之地。

我们的主动型选股策略

我们认为,强劲的经济增长和宽松的流动性曾经帮助一些公司在快速增长的经济环境中实现蓬勃发展。但在经济增长放缓、流动性减弱和行业整合增加的背景下,我们认为赢家和输家之间的差距将会拉大。经验告诉我们,需要扎实的基础研究来确定选股策略。

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对于一个拥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新经济机会的国家而言,这些障碍似乎并非不可逾越。

长期以来对进步的渴望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我们期望它能引导中国采取合理的政策,提高国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我们相信,这对中国长期增长的新篇章是一个好兆头。

Copyright © [2019]  。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版权所有。

本文所载之资料、推测或意见乃根据或取自相信属可靠的公开来源。本行并不保证其准确性。本文只提供一般性资料,其内容显示本行在刊登日期之见解。任何取得本文件之人士,须遵守所有相关国家之法规,包括取得任何政府部门或其他有关方面之同意,并遵守相关国家之任何其他要求。本文的意见可因应情况修改而不作另行通知。本行不会保证文中所载之推测将会实现。本行亦不会就阁下使用本文或本文之任何资料、推测或意见而引致阁下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责。

 

Twitter

掌握最新消息

在您的收件夹接收部落格的更新

关注我们

打开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或搜索以下微信号,即可关注我们。

微信号:franklin-templeton

Leave a reply

您的电邮不会被公布。 有标记的为必须填写项。